小学数学1—6年级天天练习
一年级
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,小萍的前面有3人,后面有5人,一共有几人做操?
【题目】 1年级
一个小组的小学生共有8人,已知他们都做了语文作业或数学作业。又知做完语文作业的有6人,做完数学作业的有5人。问语文和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几人?
二年级
从 1 2 3三张卡片中,任意抽取2张,可以组成( )个两位数,分别是( ),其中最大的是( ),最小的是( )。
【题目】 2年级
晨晨因为作业写得非常好,妈妈奖励她一些巧克力,她两天就给吃完了,她第一天吃了4块巧克力,第二天吃的块数比第一天吃的块数的4倍少7块。则她一共吃了多少块巧克力?
三年级
计算425-28-82时可以先算( ),再算( );也可以先算( ),再算( ),然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,结果是( )。
【题目】 3年级
华侨小学为希望工程捐款,3年1班和3年2班捐款400元,三年2班和三年3班捐款450元,三年1班和三年3班捐款410元。三班各捐款多少元?
四年级
从312里减去多少个24结果得0?
【题目】 4年级
庆祝建国60周年,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60辆,每辆车长4米,前后每辆车相隔6米,车队每分行驶100米。这列车队要通过506米长的检阅场地,需要多少分?
五年级
服装厂做一批服装,每套用布料2.1米,现在有264.5米布料,最多可以加工多少件这样的服装?
【题目】 5年级
上午8点整,小晨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,8分钟后,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,在离家4公里的地方追上了他,然后爸爸立刻回家,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,再追上他时候,离家恰好是8公里。问这时是几点几分?
六年级
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:8:10,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( )度,这个三角形是( )三角形。
【题目】 6年级
(流水行船问题)某船往返于相距270千米的两港之间,顺水而下需用10小时,逆水而上需用15小时。由于暴雨后水速增加,该船顺水而行只需9小时,那么逆水而行需要多少小时?
参考答案
一年级
3+5+1=9(人)
答:一共有9人做操。
1年级
答案与解析:
两种作业都做完的人既算在做完语文作业的6人中,又算在做完数学作业的5人中,因此这部分人被多被了一次,所以两种作业都做完的人数是:6+5-8=3(人)
二年级
6 12 13 21 23 31 32
2年级
答案与解析:
答案:晨晨第一天吃了4块巧克力,第二天吃了巧克力:4*4-7=9块
所以,晨晨总共吃了巧克力:4+9=13块
三年级
(425-28),(397-82);
(28+82),(425-110 )
( 315 )
3年级
答案与解析:
1班180元,2班220元,3班230元
三个班共捐款:(400+450+410)÷2=630元。
3班:630-400=230(元)
1班:630-450=180(元)
2班:630-410=220(元)
四年级
312÷24=13
4年级
答案与解析:
[4×60+6×(60-1)+506]÷100
=(240+354+506)÷100
=1100÷100
=11(分)
【小结】车队行驶的路程等于检阅场地的长度与车队长度的和。
五年级
264.5÷2.1≈125(件)
5年级
答案与解析:
由题意可知:爸爸第一次追上小晨后,立即回家,到家后又回头去追小晨,再追上小晨时走了12千米.可见小明的速度是爸爸的速度的1/3 .那么,小明先走8分钟后,爸爸只花了4分钟即可追上,这段时间爸爸走了4千米.列式为爸爸的速度是小明的几倍:(4+8)÷4=3(倍)爸爸走4千米所需的时间:8÷(3—1)=4(分钟)爸爸的速度:4÷4=1(千米/分)爸爸所用的时间:(4+4+8)÷1=16(分钟)
16+8=24(分钟)
这时是8点24分。
六年级
18,直角
6年级
答案与解析:
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船速和水速,暴雨后船速不变,但水速改变,根据条件可以计算出改变后的水速,从而得出最终的结果。
船速:(270÷10+270÷15)÷2=22.5
暴雨后的水速:270÷9-22.5=7.5
所以暴雨后逆水而行需要:270÷(22.5-7.5)=18小时。
此题亦可列方程求解。
答:暴雨后逆水而行需要18小时。